记忆力训练 点击: 2012-09-06
2017高考高分作文结构模板
2017高考高分作文结构模板
一、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
(一)整体结构(三层五节式 . 五股文)
1、开头 ( 1节) [引论]
概括材料(话题),引出论点。
2、主体 ( 2~4节)[本论]
分析问题 (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 , 论证论点
3、结尾(5节)[结论]
总结全文 重申(深化)论点
(二)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呢?
1、“是为怎”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纵式结构】 如: 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 [纵式结构]
①什么是母语(汉语)?
②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
(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 ③ 怎样学好中华母语?
2、“是什么”法(并列分解“是什么”) 【横式结构】
如:以“漫谈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作文
①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
②上海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
③上海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协和精神
3 、“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1)以“品味‘杂’”为题作文:
为什么“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呢?
①文学因“杂”而多姿。[体裁杂而美,人物杂而美]
②艺术因“杂”而多彩。[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综合艺术]
③科学因“杂”而发展。[理化生,仿生学,杂交水稻]
④生活因“杂”而味美。[火锅,服饰]
【范文】 乱花渐欲迷人眼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其中的“杂花”一词非但没有给予我们纷乱不堪的感觉,反而,它给我们带来一种万物复苏、一派蓬勃的景致。确实,虎啸深山、鱼游潭渊、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的杂景纷呈,会时时令人感到喜悦和顿悟。
其实,不仅自然如此,在文学的海洋、丹青的园林、音乐的殿堂,“杂”又何尝不是撑起一片绚丽的天空?
“杂”的呈现构造起了文学之海的波澜壮阔。
鲁迅曾就《红楼梦》说过一番话:“单单命意,就因读者的不同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便是读者眼光的杂。而对创作者来说,内容的纷杂就更显得重要。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到后来的建安风骨、骈体文等等,这都是形式上的杂。试想,若只有刺秦的荆轲、舞剑的项庄之类的热血男儿,而无出塞的昭君、悲歌的虞姬之类的柔美女子,文学会显得多么枯燥乏味。列夫·托尔斯泰沉重的道德感,歌德充满睿智的人生诗篇,拜伦呼唤奋斗的热情,以及中国现代林语堂的幽默、梁实秋的潇洒、徐志摩的醉情,这一切的交错,都使得文学的海洋汪洋恣肆。
“杂”营造着丹青之园的姹紫嫣红。
君不见镂金雕彩的工笔画摄人心魄?君不见清新明快的水墨画洁人心灵?画苑的不同画风,时时让人流连忘返。吴道子笔下的仙风道骨,以及如佩玉般娇美的仙女,宛如一阵穿堂而过的风,一阵袅袅氤氲的水汽。而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那迷人的微笑、梵高充满张力的《向日葵》和奇幻神奇的《星夜》,也都给予了我们深深的震撼。至于徐悲鸿奔腾的骏马、齐白石悠然的青虾,也时时给予我们艺术上的奇妙感受。
“杂”还为音乐殿堂铸就了它的辉煌璀璨。{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古时就有让孔子不知肉味的“韶乐”,嵇康临刑而抚的那首《广陵散》,更是绝唱。“杂”让音乐更生动迷人。杜秋娘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英娘的反弹琵琶,也不时为后人称道。至若“文革”时期,人们天天只能翻来覆去看几个样板戏,这种单一乏味让人难以忍受。如今,我们可以自在地欣赏卡拉扬那当头棒喝的惊悚、切利毕达奇拈花一笑的淡泊以及约胡姆醍醐灌顶的敬畏,实在让人欣慰。
“杂”是一种韵、一种美,它如玫瑰色的晨雾,又如蔚蓝色的海洋,在纷呈处给予我们“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丽,文学、艺术、音乐,离不开“杂”!
美哉,杂!
(2)以“扎稳民族精神之根”为题作文:
为什么要扎稳民族精神之根呢?(并列分解“为什么”)
①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做人的圭臬
(谈孔孟的修身之道)
②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谈自强不息,和为贵)
③因为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
(谈海外孔子学院,孙子兵法)
(3)以“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为题作文:
①流行武侠文化,可以传承“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②流行音乐文化,能够拨动少男少女的心弦。
③流行影视文化,使我们与世界文化同步。
4 、“怎么办”法(解决问题法;并列分解“怎么办”)【横式结构】
如:以“‘忙’之管窥”为题作文:
怎样卓有成效地“忙”呢?
①首先,忙要有正确的方向。,
②其次,忙要有科学的方法。
③最后,忙要“有为有不为”。
5 、领域并列法 (兼用“为什么”法,即“原因分析法”)【横式结构】
(1)以“也谈‘重复’”为题作文:
①复而不重,使艺术惊世骇俗。
②复而不重,使科学日新月异。
③复而不重,使生活丰富多彩。
(2)以“感悟生命”为题作文:
①生命是一江春水,要勇往直前。
②生命是一棵果树,花果飘香乐于奉献。
③生命是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
【附】2005高考作文试题(全国卷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并列式展开议论文” 满分作文示例
高尚不需要理由
穿越历史的星空,常看到许多惊人之举,觉得意外,然后沉思,才感到意外后的背后是亘古不变的情理:高尚不需要理由。惟有高尚的心灵,才肯作出人意料的选择,这才符合情理。这不是偶然,这是一种必然。
千载胡曲,琵琶声声传驿道
宫中传着可怕的消息,皇上要选宫女去与胡人和亲,其他的宫女惶恐万分,惟有王昭君不慌不忙。果然,几天之后,诏书宣布了选中宫女的名字,昭君也在其中。没有悲伤,没有无奈,有的只是一种坚毅与执着。她欣然登程,一路上,撒下了昭君悠扬的琵琶声。
许多人都感到意外,谁愿意离开繁盛的汉朝,那个月亮和星星都万分温柔的地方?{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然而,高尚不需要理由。王昭君的心中是一幅图景:大树下,百姓欢歌笑语;田野中,人民安居乐业。她高尚的品格决定了她出人意料的选择。这,无须惊讶。
百年足迹,演绎出生命的华彩
新疆北部龟裂的土地上,行走着林则徐和他的下属。被革职候命的他等了一年,其间几次重病,最后等到的却是流放新疆的一纸圣谕。他强忍大起大落的悲哀,抵达伊犁之后,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在百姓心中,竖起又一座不朽的丰碑。
感到意外的人说,林则徐呀,你这是何苦?你遭如此不公正的待遇,你应心灰意冷呀!
可是,高尚不需要理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早已决定你的生命,即使流放之中也依然彰显华彩,照映千秋。
惊人一跪,决不向忘却的诱惑屈服
1970年12月7日,波兰华沙,细雨蒙蒙,曾被划为犹太人区的地方,走来了一群陌生人。他们停在纪念碑前,既而是长久的伫立。其中一位突然双膝脆在碑前湿漉漉的大理石板上。原来,他是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这一跪,超越外交礼节,令身旁的外交官大吃一惊,却从此掀开了德国与波兰及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不必吃惊呀,有知耻之心的人才会有这一跪,有正视历史,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高尚精神的人,才会有这一跪。
高尚不需要理由。谈到这些人的事迹,你也许会吃惊、意外。然而沉思之后,应当明白:高尚不需要理由。惟有敢作出意外之举的人,才能永远留在青史之中!
【点评】(1)紧扣题意。全文始终围绕着“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这个话题,并用事例突出了“高尚不需要理由”这一论点,扣题很紧,中心明确。(2)举例说理,精于选材。选择哪些材料入文,作者首先进行了缜密的思考,仔细遴选,这才最后敲定了三个事例。涉及古今中外的三个事例,都由“高尚不需要理由”这条红线串联了起来,它们从不同层面阐释了话题题旨。(3)巧于结构。开头一节拟写了一个能统领全文的精彩开头,摆出论点,统领全篇;中间用三个小标题,讲了三个人物(王昭君出塞,林则徐被贬,勃兰特下跪),均以“高尚不需要理由”的思想红线贯之,叙事、说理珠联璧合,浑然天成;最后,以简洁的语言收束全文,既照应开头、文题,又给人留下不尽的思考。(4)长于说理。其一,化抽象为具体。谈及昭君出塞,匈奴、汉室之间化干戈为玉帛,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图,把和亲政策的意义和作用形象地表现出来。其二,引名言上品位。林则徐被贬伊犁,身处逆境却励志垦荒,大兴水利,是什么力量
支撑他这样去做?作者没有用更多的语言去铺陈,却只引用林则徐的一幅名联来展现他的云水襟怀,磊落人格,真是再恰当不过,简洁不过。
6 、由小到大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解读‘有为有不为’”为题作文:
①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坦途。
②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③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是国家科学发展的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7 、古今未来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1)以“倾听”为题作文:
① 倾听历史的回声,毋忘国耻。
②倾听时代的强音,与时俱进。
③倾听未来的召唤,前瞻思维。
(2)以“国学”为题作文:
①国学,是中华历史的文化瑰宝(经学)。
②国学,是中华现代的人文滋品。
③国学,是中华未来的强国之本。
【附】事例论证法使用指导
认真研读以下学生作文段落,思考议论文写作使用事例论证的几点注意事项。
1、一定要有对事例的议论
把拒绝踩在脚下,逃出平庸这口枯井
杰克、甘菲德和马克、韩森编纂《心灵鸡汤》一书时,曾经找过很多家出版社,但这些出版社认为他们都是平庸人,不可能写出什么畅销的书。于是,全都拒绝了他们。面对一扇扇紧闭的大门,他们没有泄气,而更加执著地奔走在各个出版社之间。最后,一家小公司被他们的诚意打动,答应出版。书出版后,销量达1200万册,成了当时最畅销的图书之一。而身为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也成了不平庸的人。
2、注意较为充分地议论
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帮助人们走出黑暗。
巴尔扎克曾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正因为勇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把困难踩在脚下,顶起一片蓝天。贝多芬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发挥主动性用脚叨着金属块贴着琴架去感悟。他说:“不是我有音乐天赋,而是我主动去靠近音乐”。卢梭的不幸众所周知,母亲的早逝并没有使他消沉,他努力尽他所能地向不(幸)生活发起挑战,终成一卓越的思想家。这些名人的成功往往只是比常人多了份主观能动性,却收获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3、叙例应求简明扼要
一支深入(沙)漠的考察队伍,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所准备粮食、水等必需品已所剩无几了,更糟糕的是他们迷路了,困在那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当一切食物吃完后,队里只剩下两个人了,其余的早已死在路上了。两人当中一个心想:我的队友都牺牲了,而且也无食物甚至水留下了,我因缺水而死这是迟早的事!于是,他放弃找出路了,而是慢慢地闭上眼等待死神的降临。另一个则认为:整支队伍都没了,只剩下我们两人了,所以我更要努力保全自己的性命,把我们考察到的资料带出去,我坚信绿洲就在前方。所以,全力支撑着虚弱的身子四处寻找出路、水源,最终他果然凭借自己的力量冲出困境了。所以,即使被困境包围着,但只要抓住机遇寻找机会,依靠自己把困难“抖”掉就会找到生命的绿洲。
4、叙与议关系要一致
(1)生命诚可贵。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独一无二,它的美好。而且,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样,面对生命,我们不能轻易放弃。有一对夫妇,妻子患了尿毒症,而且是晚期,在这样的痛苦之下,简直是对生命绝望了,但是她丈夫一直在旁边打气,传输了很多关于生活如此美好的观念,最后奇迹般比最好预想多活了半年。就是因为她面对生命时不言放弃才有了多活半年的奇迹。
(2)1927年9月14日,纽约股市在崩盘,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经济萧条,人们感到绝望。但是危机给予人们的并不是绝路而是机会。罗斯福新政出台,国家干预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经济再度繁荣起来。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危机给予资本主义一个反省的机会,一个缓解矛盾的机会。你还能否认------危机意味着机会吗?
二 .记叙文(夹叙夹议)结构模式
8、 感点引路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1)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作文:
①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引我迈进了物理学的天地。(接写一个故事)
②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教我学做真人。(接写一个故事)
③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带我进入“三个境界”。(接写一个故事)
9、 分镜头法【并列横式结构】
(1) 以“收获”为题作文:
①镜头一:实验室中 (在汗水中收获)
②镜头二:苏州河边 (在实践中收获)
③镜头三:领奖台上 (在创造中收获)
三 、抒情文的结构模式
10 、分情点法(移情并列象征法)【横式结构】
(移情: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作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1) 以“我爱绿色”为题作文(或话题:哪种色彩打动你心):
①呼唤绿色心灵,她(代绿色)平静而纯洁。
②呼唤绿色心灵,她(代绿色)顽强而有活力。
③呼唤绿色心灵,她(代绿色)淡泊而谦逊。
(2)以“品味‘成长’”为题作文:
①成长是一棵树,根深方能叶茂。
②成长是一组宋词,三入境界悟真谛。
③成长是一个X,有悬念才引人入胜。
(3)以“青春礼赞”为题作文:
①青春似春笋,充满活力。
②青春似激流,永不回头。
③青春似旭日,光芒无比。
【附】
同学考场作文中优秀的分情点写作提纲展示
(1)作文题:青春就要向前走(张一炜)
①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过去的时光不复回,无须留恋。
200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变动及对评分的影响
郭成杰
考生要想对自己的作文有一个准确的估分,对当年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做一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都会有一个考察重点。这个重点同样会在标准的细微变化中体现出来。现在我们分析一下今年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变化。
200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完全版)
基础等级50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单薄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者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10分(50) 深刻(10-9) 丰富(8-7) 有文采(6-4) 有创意(3-0)
1.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3.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4. 材料丰富5. 形象丰满6. 意境深远 7. 语词生动,句式灵活8.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9. 文句有意蕴 10.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11.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2. 有个性特征
[说明]
1. 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 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 缺题目扣分;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对比2001年(2002年未印发,可视为与2001年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可以看出有几点变化。框架上的变化是基础等级的8点由一体分成了两个4点,分别可视为内容和表达(取用试卷后边评分栏的分类标示)。这样使评卷时打分更有依据。评卷标准细节上有几处变化,值得注意。
一. 字体:是基础等级的一等卷中关于字体的要求由“字体美观”改为“字体工整”,二等卷中由“字体端正”改为“字体较工整”,这些变化对书写规范而“书法”水平不高的同学是一福音,它基本上排除了高考作文中的“书法”分。“工整”意味着书写规范就可以了。这一变化影响分值可能不会太大,但是范围宽广。
二. 文体:对文体的要求由最低该项要求的最未列提升到了首列,并且二等卷中由“大体符合文体要求”改为“符合文体要求”,这说明在文体能力上提高了要求,加重了份量;这可能是针对现在的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文体不清”现象修订的。
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材料(最新版)
2017年高三作文训练材料
1.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60分){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文题解析】
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之内。
(1)片化阅读产生原因分析。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
(2)表达对碎片化阅读现象的褒贬态度。碎片化阅读虽然碎片,也是“一片”,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碎片化阅读太浅,不够深度。可以联系传统的书本阅读进行写作。
(3)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
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
(4)碎片化时代,该怎么做?各种客户端等信息推送者有责任推送那些准确且更有深度更有含金量的信息;阅读者要形成随手积累碎片信息的习惯,碎片化时代更考验每个人对知识的整理能力;传统阅读不可废,享受碎片化阅读的便捷的同时可以多进行经典阅读;对待满天飞的碎片化信息,要更清醒,能辨识,不盲从„„
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60分)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根据上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抄袭。
【文题解析】
材料共有五段,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思维冲突的社会生活现象,旨在启发学生展开辩证思
考。
首先,从材料的理解来看:这段材料的关键词语是障碍(恶狗)、战胜(扫平)、绕道(避开)。也就是“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这是材料的核心内容。
其次,从立意角度来看:人生路上遇见障碍究竟是战胜还是避开,当然是见仁见智。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那就是要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可以选择避开它”,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而非一个“障碍”,若战胜每一个障碍耗费的时间精力远大于有选择地绕开一些障碍,并严重妨碍自己最终目的的实现,那么选择绕道反而会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所以学生围绕“走弯路也会是捷径”,或“避开障碍不是怯懦,而是智慧”来谈都是很好的立意角度。如果从路人的角度立意,明显应该侧重于“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就是要战胜它”。毕竟前进路上遇到障碍,不能总是绕道而行,必须要有战胜它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你才可能无所畏惧地最终到达“远方”。所以学生围绕“战胜障碍,勇往直前”、“逃避永远不能成功”等观点来展开也是很不错的立意角度。
最后,从行文来看:鼓励学生辩证性地看问题,即既要有直面的勇气,也要有转身的智慧,但是必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避免观点模棱两可,自相矛盾。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巷口,一台停着的电瓶车挡住了一辆小车的去路,小车司机在车上一个劲地按喇叭。过了一会儿,电瓶车主人匆匆上来准备推开电瓶车。小车司机忍不住愤怒地开口了:“按了半天你没听到吗,习惯怎么这么差,懂不懂规则?”电瓶车主人一听,也生气地回了句:“我在忙嘛,就分分钟的事,你就不能包容一下,自己动手推开?”小车司机又接了句:“你的车为什么要我推?”电瓶车主人也不甘示弱„„吵声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堵,原本宁静的小巷在刺耳的吵嚷声中显得那么的不和谐。
类似的事情也许曾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读了这段文字你也许有所联想或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针对此材料,可以从电瓶车主人的角度立意,可以从小车司机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两者综合的角度立意。
从电瓶车主人的角度确定话题,如“规则意识”“方便自己与影响他人”“习惯是不是小事”等;从小车司机的角度确定话题,如
“指责与行动”“批判与建设”“他错与己错”等;从两者综合的角度确定话题,如“和谐取决于每个人”“自我反省”等。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断舍离”是日本家政咨询师山下英子所倡导的一种极简生活理念:通过“做减法”,“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让自己生活在宽畅舒适的空间,从而寻求压力的缓解和心灵的释放。
这种生活理念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题解析】
倡导物欲更少的简朴生活,以求释放更多的身心自由。也可以从人际交往角度,尚简尚真,摒弃烦琐礼节,;从学习角度,倡导去芜存菁,对一些已经过时的、实用价值不高的资料,对各种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勇于舍弃等。若从反面立意,倡导“加法”,观点深刻,符合主流价值观也算符合题意。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的后方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农村
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城市去,到部队去,到能生活得好一点的地方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能拿到文凭的地方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美国去,到英国去,到一切说外国话的地方去;2000年以后,到国企去,到外企去,到年薪百万的地方去;2010年以后,到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到一辈子不失业的地方去。
“到哪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每个年代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不同年代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从上述材料不同年代人们的回答中你能看出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是一篇草稿。每个故事都是下一个故事的草稿,人们涂改来,涂改去,当弄得几乎干干净净没有了什么差错时,生活也就结束了。”法国年度畅销小说《没什么要紧》中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发表你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这是一句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首先就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生活之所以多姿多彩,就在于每个人自己的生活草稿与其它人的生活草稿是不同的。不必强求千篇一律,更不必强求完美无缺。多一些个性化的抒写与思考,多一些顺其自然的发现与表达。硬性涂改,强求一致与完美,结果只能是干干净净的时候,也就是抱憾的时候。②生活,就算有差错,也没什么要紧的。要紧的是,我们要爱生活的这份底色——草稿。要把“草稿”里的喜怒哀乐,幻变成自己人生的财富,就算是一种错误,也能创造出美丽的色彩。③人的一生,会发生很多的错误,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曾经的错误,让我们无法找出“原稿”,让我们也无法“一笔抹去”,所以,我们才更会去为曾经的拥有或者曾经身不由己的错误,写下动人的篇章。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但是由它自由生长,最后可能成为一堆劈柴。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文题解析】
在这则材料中,写了两种树:野地里的树和公园里的树。对比有何异同:野地里的树有活力却没有约束,公园里的树有美感却没有个性和活力。为何产生差别:野地里的树由它自由生长,公园里的树多次修剪。
作者的态度:批评,否定。作者立意思考:缺乏约束的树成为一堆劈柴,多次修剪的树缺少个性和活力,都不可取。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可见,约束与自由都是我们需要的。这才是这则材料告诉我们的本意。其次,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态度,即认可材料中的意思还是不认可,或有其他看法。可以说,材料中表述的是存在的普遍的自然现象,我们应由自然现象推向人类社会,不难想到,人的世界里也是如此。因此,最为常见的立意是认可材料中的本意。且看一篇范文: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
“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立意分析】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2.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写作指导:表层含义: “向上看”即仰视或抬头,“向下看”即俯视或低头;“在下面”即位置在下面,“在上面”即位置在上面。
深层含义:“向上看”可以理解为“目标远大”“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下面”可以理解为“看到不足和差距”,从而有一种向上的动力。“向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在下面”可以理解为“很渺小”,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深层含义:“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关注那些生活艰难却不失信心和勇气的人们”,“在上面”可以理解为“自己还是幸福的”,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
“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只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上面”也可以理解为“自负、高高在上”,从而止步不前。
其次选择角度,鲜明立意。
可以选择第一句立意,可以选择第二句立意,也可以二者兼之立意,最后,要注意文题有写议论文的明确要求。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纪老人、一代才女杨绛先生,百岁高龄笔耕不辍,被称为“史上最高龄的小说作者”。即便在她103岁生日之时,也要谢绝外界一切做寿之礼,以续写的书稿为自己贺寿。杨绛先生曾说:‘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而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对此,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2017年高考作文训练材料
2016—2017高三作文
训练材料
1.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60分)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文题解析】
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之内。
(1)片化阅读产生原因分析。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
(2)表达对碎片化阅读现象的褒贬态度。碎片化阅读虽然碎片,也是“一片”,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碎片化阅读太浅,不够深度。可以联系传统的书本阅读进行写作。
(3)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
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
(4)碎片化时代,该怎么做?各种客户端等信息推送者有责任推送那些准确且更有深度更有含金量的信息;阅读者要形成随手积累碎片信息的习惯,碎片化时代更考验每个人对知识的整理能力;传统阅读不可废,享受碎片化阅读的便捷的同时可以多进行经典阅读;对待满天飞的碎片化信息,要更清醒,能辨识,不盲从„„
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60分)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根据上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抄袭。
【文题解析】
材料共有五段,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思维冲突的社会生活现象,旨在启发学生展开辩证思考。
首先,从材料的理解来看:这段材料的关键词语是障碍(恶狗)、战胜(扫平)、绕道(避开)。也就是“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这是材料的核心内容。
其次,从立意角度来看:人生路上遇见障碍究竟是战胜还是避开,当然是见仁见智。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那就是要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可以选择避开它”,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而非一个“障碍”,若战胜每一个障碍耗费的时间精力远大于有选择地绕开一些障碍,并严重妨碍自己最终目的的实现,那么选择绕道反而会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所以学生围绕“走弯路也会是捷径”,或“避开障碍不是怯懦,而是智慧”来谈都是很好的立意角度。如果从路人的角度立意,明显应该侧重于“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就是要战胜它”。毕竟前进路上遇到障碍,不能总是绕道而行,必须要有战胜它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你才可能无所畏惧地最终到达“远方”。所以学生围绕“战胜障碍,勇往直前”、“逃避永远不能成功”等观点来展开也是很不错的立意角度。
最后,从行文来看:鼓励学生辩证性地看问题,即既要有直面的勇气,也要有转身的智慧,但是必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避免观点模棱两可,自相矛盾。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巷口,一台停着的电瓶车挡住了一辆小车的去路,小车司机在车上一个劲地按喇叭。过了一会儿,电瓶车主人匆匆上来准备推开电瓶车。小车司机忍不住愤怒地开口了:“按了半天你没听到吗,习惯怎么这么差,懂不懂规则?”电瓶车主人一听,也生气地回了句:“我在忙嘛,就分分钟的事,你就不能包容一下,自己动手推开?”小车司机又接了句:“你的车为什么要我推?”电瓶车主人也不甘示弱„„吵声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堵,原本宁静的小巷在刺耳的吵嚷声中显得那么的不和谐。
类似的事情也许曾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读了这段文字你也许有所联想或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针对此材料,可以从电瓶车主人的角度立意,可以从小车司机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两者综合的角度立意。
从电瓶车主人的角度确定话题,如“规则意识”“方便自己与影响他人”“习惯是不是小事”等;从小车司机的角度确定话题,如
“指责与行动”“批判与建设”“他错与己错”等;从两者综合的角度确定话题,如“和谐取决于每个人”“自我反省”等。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断舍离”是日本家政咨询师山下英子所倡导的一种极简生活理念:通过“做减法”,“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让自己生活在宽畅舒适的空间,从而寻求压力的缓解和心灵的释放。
这种生活理念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题解析】
倡导物欲更少的简朴生活,以求释放更多的身心自由。也可以从人际交往角度,尚简尚真,摒弃烦琐礼节,;从学习角度,倡导去芜存菁,对一些已经过时的、实用价值不高的资料,对各种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勇于舍弃等。若从反面立意,倡导“加法”,观点深刻,符合主流价值观也算符合题意。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的后方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城市去,到部队去,到能生活得好一点的地方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能拿到文凭的地方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美国去,到英国去,到一切说外国话的地方去;2000年以后,到国企去,到外企去,到年薪百万的地方去;2010年以后,到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到一辈子不失业的地方去。
“到哪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每个年代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不同年代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从上述材料不同年代人们的回答中你能看出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是一篇草稿。每个故事都是下一个故事的草稿,人们涂改来,涂改去,当弄得几乎干干净净没有了什么差错时,生活也就结束了。”法国年度畅销小说《没什么要紧》中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发表你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这是一句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首先就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生活之所以多姿多彩,就在于每个人自己的生活草稿与其它人的生活草稿是不同的。不必强求千篇一律,更不必强求完美无缺。多一些个性化的抒写与思考,多一些顺其自然的发现与表达。硬性涂改,强求一致与完美,结果只能是干干净净的时候,也就是抱憾的时候。②生活,就算有差错,也没什么要紧的。要紧的是,我们要爱生活的这份底色——草稿。要把“草稿”里的喜怒哀乐,幻变成自己人生的财富,就算是一种错误,也能创造出美丽的色彩。③人的一生,会发生很多的错误,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曾经的错误,让我们无法找出“原稿”,让我们也无法“一笔抹去”,所以,我们才更会去为曾经的拥有或者曾经身不由己的错误,写下动人的篇章。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但是由它自由生长,最后可能成为一堆劈柴。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文题解析】
在这则材料中,写了两种树:野地里的树和公园里的树。对比有何异同:野地里的树有活力却没有约束,公园里的树有美感却没有个性和活力。为何产生差别:野地里的树由它自由生长,公园里的树多次修剪。
作者的态度:批评,否定。作者立意思考:缺乏约束的树成为一堆劈柴,多次修剪的树缺少个性和活力,都不可取。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可见,约束与自由都是我们需要的。这才是这则材料告诉我们的本意。其次,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态度,即认可材料中的意思还是不认可,或有其他看法。可以说,材料中表述的是存在的普遍的自然现象,我们应由自然现象推向人类社会,不难想到,人的世界里也是如此。因此,最为常见的立意是认可材料中的本意。且看一篇范文: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
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立意分析】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
2.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写作指导:表层含义: “向上看”即仰视或抬头,“向下看”即俯视或低头;“在下面”即位置在下面,“在上面”即位置在上面。
深层含义:“向上看”可以理解为“目标远大”“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下面”可以理解为“看到不足和差距”,从而有一种向上的动力。“向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在下面”可以理解为“很渺小”,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深层含义:“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关注那些生活艰难却不失信心和勇气的人们”,“在上面”可以理解为“自己还是幸福的”,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
“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只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